喜报!1885所学校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 产品名称:喜报!1885所学校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 时间: 2023-11-26 08:29:14 |   作者: 特规定制

  • 详细介绍

  原标题:喜报!1885所学校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韵之灵国乐团创立于2000年,是通州区首个韵之灵国乐团,目前有在校生团员80余人。乐团本着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民族音乐的宗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马头琴、冬不拉、库布孜、热瓦普、都塔尔、弹拨尔、萨塔尔等民族器乐课程,同时鼓励来自新疆的学生学习演奏琵琶、阮、二胡、扬琴、唢呐、笙等乐器。

  学校初中部每周二课后两小时组织学生参加国乐,乐团多次代表通州区参加北京市艺术节展演,并先后应邀到美国、韩国、奥地利、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等国交流演出和参赛。

  近年来,潞河中学韵之灵国乐团不断在实践中推广中华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先后赴意大利、德国、奥地利交流演出,在北京音乐厅举办《潞源畅想》专场音乐会,部分学生赴新疆伊犁州歌剧舞剧院学习。同时,学校与伊犁州歌舞剧院签订艺术教育合作协议,与新疆建设兵团三中建立民族团结艺术教育合作联盟。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文化路小学为更好地传承剪纸这一民俗文化,拓展孩子的艺术视野,用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涵养童心,从2018年开始,该校建立了剪纸社团。

  在每周二和每周四下午,剪纸社团的孩子们都会来到这里学习剪纸,课堂上,社团老师亲自示范、手把手教授剪纸技法,大家认真听讲、动手实操,教室的展架上摆满了学生的精美剪纸作品,现在学校剪纸社团人员爆满也成果丰硕。

  剪纸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学生学习剪纸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为了使学校剪纸课程更成熟的开展,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基础的孩子们,县文化路小学通过“以老带新”及安排从易到难的剪纸课程,让学生从剪纸中提升动手能力。

  攸县文化路小学副校长刘正勇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大力开发中华民间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课程及活动,要用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润泽孩子们的心灵,打好孩子们的人生底色,进一步弘扬中国的优良历史传统文化。”

  济源市济渎路学校美术教师团队在日常工作的积累中,有了做大版画、国画项目的想法。学校领导得知后,格外关注,决定以版画、国画为切入点,以艺术教育为突破点,尝试特色兴校,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说干就干,学校腾出了版画、国画教室,布置了名家作品展厅。还安排专项经费,购置了版画印刷机、专业刻刀、国画颜料、笔墨纸砚、宣纸等设备、工具和耗材。成立了“济渎印象社团”工作室,负责版画、国画的课程开发,全校美术教师都是成员。

  小学段以吹塑纸版画、彩墨绘画为主,注重造型塑造和审美培养。初中段则以木刻版画、没骨国画为主,以参赛促教学,以活动促培养。课堂教学普及知识,社团活动提升技能,举办画展展现成果,参加比赛开阔视野,版画、国画教学顺利开展,硕果累累,学生的相关技能得到了充分发展。师资力量很雄厚,郭筱敏老师是济源示范区政协委员、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中小学高级教师、省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名师、学科技术带头人。同时,还是省美协会员、济源女子书画院副主席。她曾两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李静静是济源少年宫社团优秀辅导员、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王宁、李宁、李巍巍也都是优秀辅导教师,优质课多次获省市级奖励。

  几年下来,学生的版画、国画作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连连斩获大奖:《欢乐跳》《城市轮滑》《阳光少年》《戏曲进校园》全国二等奖;《百善孝为先》《家乡新变化》《舌尖上的文明》《六年剪忆》《春游》《阳光少年》《绿色家园》《家里添了新成员》《戏曲进校园》《反哺情》省级一、二等奖;《胜似亲人》《舞—系列》《牙掉了》《捕蝶》《心跳一刻》获市一、二等奖。2019年,在文化城举行版画教学成果展示,学生们现场雕刻、印刷版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石家庄市新华区第38中学的教学楼里,每个空间都能够彰显书法内涵,整体设计也延展了文化价值,在书法文化的氛围中,达到了对学生显性教育和隐性渗透相结合的教育效果。

  立足传承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坚持“立字立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三十八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书法特色品牌,实现了阶梯式跨越。随着学校特色办学规模的扩大,面对学生对书法专业认同度和选择性的与日俱增,学校努力开拓特色管理机制,进行求真务实地积极探索。

  学校高度重视书法专家资源。邀请苏士澍、庞中华、旭宇、刘金凯、陈茂才等全国著名书法大家深入学校调研,他们对学校传承、弘扬书法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给与了高度评价和指导。同时,学校聘请省、市书法名家为名誉校长,引领书法专业的发展,确保学校特色办学水平高位运转。

  在书法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学校从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到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对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教师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初一到高三年级通过开设硬笔书法、篆刻、书法临摹、鉴赏、创作等系统课程,从兴趣到爱好、从知识到技能、从临摹到鉴赏,让学生不断感悟书法艺术之美,培养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校内开设了书法与哲学、数学、国学、诗歌、历史、美术、音乐等融合课程,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进行相应调整,形成体系。融合课程的开设,实现“有融乃强,守正创新”,提升学生学习书法的综合素养。在书法特色发展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走向系列化,实现德育课程化,德育课程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规范指导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做到“文”“道”合一。

  贵阳市观山湖区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以文化传承为责,坚持五育并举,健全学校美育教育,开足开齐美育国家课程,开设京剧、黔剧、多彩贵州、指尖艺术等校本课程。

  2017年,北师大贵阳附中与贵州省黔剧院成为“戏曲进校园”的战略合作伙伴,省黔剧院每学期选派艺术专家到该校授课指导,北附学子通过学习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逐步实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近年来,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北师大贵阳附中通过精彩的京剧黔剧等展演活动给国内外友人、国际姊妹学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5000年文明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据悉,教育部将持续支持传承学校的创建工作,对开展工作确有成效的传承学校,将通过各种途径介绍和推广典型经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传承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典型引领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研讨、现场推进会、成果交流展示等活动,充分发挥传承学校的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更多学校的美育工作。

  未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深化中,弘扬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将对中小学学生的良好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相应实践活动的开展,让中小学学生能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意识到中国的伟大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最终在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为国之栋梁。

  温馨提示:《乾圆国学院》推广的图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